“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第14节)
希腊原文的语气更强烈:“那样的信心是不可能救他的,你说有可能吗?”
雅各用忽视穷人的需要为例说明,当我们知道了一个需要而不理会它时,我们便错过了一个行使信心的机会。这样,我们的信心就会减弱。雅各的描述更令人震惊:信心已经死了。因为“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如果它还活着,那么行为上就会表现出来。
当然,需求是无止境的,而我们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不过,有一个原则,就是“一个人能产生莫大的力量”,我们为耶稣的手和脚,我们可以在一个时间帮助一个人,即逐一地帮助人们。事实上,这也是耶稣经常做的。(圣经注释)
如果没有行为的表现,而用另一个方法来“证明”一个人信心的真伪,就是只透过正统派的观念,对不对呢?如果我只持守着纯正的教义,那么我必定是有信心的,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鬼魔也有相同的信。他们曾生活在天上,他们完全相信有上帝,相信上帝话语的真实,相信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然而,他们却成了积极炮制和利用各种假道理和谎言来迷惑我们的恶魔。这种信既不能救他们,当然也不能救我们。
“我们的信心应产生许多善行;因为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信仰的基础》第109页)
使徒保罗从不反对好行为。他所反对的,是以行为当成得救的一种手段(加2:16)。
“如果一个人无论用何种形式的好行为,是不可能赚得救恩,那必然就是完完全全的恩典;因为人接受和相信耶稣,作为罪人去接受这恩典,这就是完完全全白白赐下的。称义是因着信没有可辩驳的余地。堕落的人类凭自己的好行为永不能为自己获得永生,只要这个结论一确立,所有的争论就都解决了。”(《信心与行为》原文第20页)。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