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他与我和好:《诗篇》第32篇有感

哀哉,“黄金何其失光,纯金何其变色!”(哀4:1)曾经那么温慈和正义的大卫,在登上王座之后,在诌媚、权力、和奢侈生活的蛊惑下,竟堕落到犯下极其严重的大罪。 大卫与美貌妇人拔示巴犯下奸淫罪,并蓄意借敌人之手杀害了他最忠勇的战士、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并将拔示巴娶进宫中。他竭力遮掩这罪,直至先知拿单前来指出他的罪,他才良心发现,于是,痛心疾首地在上帝面前承认,并在民众的公共集会中,大卫当着他的朝臣、战士和百姓,歌唱诗篇32篇和51篇,他不再企图掩饰自己的罪过,希望别人从他失足的惨史中得到教训。 大卫的悔改是真诚而深切的。他祈求的,不但是求主赦免,更是求主洁净他的内心。他渴望重得内心的平安与喜乐,与上帝恢复和好,再得与上帝往来。 大卫的犯罪给我们以警告和鉴戒,他的悔改给我们以鼓励。上帝的应许是决不丢弃一个真实悔改的人。祂已经发出应许说:“让他持住我的能力,使他与我和好;愿他与我和好。”(赛27:5) “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赛55:7)阿们! 再补充一些: “不可奸淫”是上帝十条诫命中的第七条(出20章),这一诫命不单禁止奸淫的行为,也禁止一切肉欲的思想和意念,或任何引起这些情欲的行为。人不但要在外表的生活上圣洁,更要追求内心隐藏的意念与情感的洁净。基督曾将上帝律法的广泛义务教导世人说:“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太5:28) 这个罪不单伤害了自己和配偶,给家庭带来灾难;而且,更重要的是,得罪了上帝。这正是大卫所深切痛悔的,他感到自己违背了上帝的律法,得罪了圣洁的主,他的心中没有了平安,直到他承认这罪,并悔改,就是绝不再犯。 现今经常听到名人婚内出轨的新闻,普通大众对婚姻上的圣洁也很随便。发生这样的事,即便配偶能原谅,但是,违背上帝的行为,只有上帝能赦免。 罪疚感是最令人痛苦,最让人无助的情感经验。它能让人产生羞耻、恐惧、愤怒、悲痛等,这些强烈的负面情感能导致行为上的退化,长此以往,也会损坏人的生理健康。 大卫的见证启示了罪疚的解药:“我向你陈明我的罪,……你就赦免我的罪恶。”(第5节)当我们来到那唯一的审判者面前悔改承认,并被宣判无罪,这会让人心中无比安慰和甜蜜。 “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诗130:3,4)

Continue Reading愿他与我和好:《诗篇》第32篇有感

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希伯来书》第2章有感

“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诗8:4-5) 使徒保罗在本章引用了这首诗篇的话,不仅表明上帝对“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3:19)的卑微渺小的人类的眷顾,更表明这是一个预言,在耶稣基督身上得以应验。 第1章讲述耶稣基督的神性、至尊的王权、至高创造主的地位,祂远比天使尊贵。第2章转而说到祂离开天庭,放下王权,屈尊降卑,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人,使神性披上人性,隐藏起祂的荣耀与光辉,来接近我们人类,成为祂所造之人——就是堕落、有罪之人的弟兄。祂与我们结成亲密的血肉相连的关系。 祂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第18节)并且,祂为自己不曾犯过的、乃是我们所犯的罪而无辜受害,担当父上帝对罪的所有忿怒,在十字架上为人人亲尝死味(第9节)。 在基督十字架的奥秘中,我们还能说什么呢?人算什么?!上帝竟然倾注了无限的爱和牺牲! “人类的价值只有来到髑髅地才能明白。只有我们才能对人作出评价。”(《证言》卷二634,635页)

Continue Reading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希伯来书》第2章有感

最后的遗言:《诗篇》第31篇有感

本诗是一篇衷心的祈祷,恳求从苦难中得救,并因诚心相信上帝拯救的能力而欢喜快乐。 我们特别注意到第5节:“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 “灵魂”一词原文指生命的气息,是来自上帝的能力,赋予肉体以生命。“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2:7);在人死亡时,“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上帝。”(传12:7),这气息仍要归回上帝。在圣经中,该词没有一次表示可以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 本节曾被耶稣基督引用,当祂被挂在十字架上即将断气的时候,这是祂在人间最后的遗言(路23:46)。 在祂最感孤独、最痛苦之时,在祂舍弃宝贵生命之际,天地为之黑暗,看不到一丝希望,但是因为祂熟悉天父的品性及其公正、慈悲、和无限大爱,祂就本着信心全然顺服,把自己交在父的手中。 我们在最艰难的时刻,总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事情交托上帝。据说许多上帝的仆人,如约翰胡司、马丁路德等,在临终时也是说这句话。 “耶和华啊,你救赎了我。”(第5节)这是我们过去的见证,现在的保障,将来的承诺。 “凡仰望耶和华的人,你们都要壮胆,坚固你们的心!”(第24节)阿们!

Continue Reading最后的遗言:《诗篇》第31篇有感

荣耀的光辉:《希伯来书》第1章有感

“上帝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藉着他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他为承受万有的,也曾藉着他创造诸世界。他是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他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第1-3节) 开篇这几句极为震撼。 “这样的措词把耶稣的无穷能力呈现出来。”(怀氏评注,参见《圣经注释》卷七921页) 对耶稣基督有七项描述:子、创造者、维持者、救赎主、大祭司、君王、祂就是上帝。祂与父原为一。 想到这些就让人感动。只有与父上帝原为一的耶稣基督才能深知父的心意,并将祂的爱彰显给我们。父甘愿舍下子,来“晓谕”我们,“洗净”我们的罪,使我们归回祂的怀抱。 祂不是天使,并远超过天使,祂以天上大君的权柄和能力差遣天使“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 “论到子却说:上帝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第8节)

Continue Reading荣耀的光辉:《希伯来书》第1章有感

幽暗孤独之时:《诗篇》第30篇有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似乎上帝离我们很遥远,我们的祷告似乎没有意义。在那幽暗的时辰,我们感到孤独,压抑,悲伤。大卫作为上帝的受膏者,也曾经历过绝望几乎要死的痛苦(第3节)。 但在本诗中,他提醒我们上帝实在是垂听了我们的祷告。那些黑暗的时辰只是暂时的,我们的哭泣仅仅只是一个晚上,到了早晨欢乐就必来临。当清晨的曙光在地平线上迸发出灿烂的光辉时,黑夜已经过去。上帝慈爱的光也是这样,一下子就驱散了悲凉的黑暗。如果你不信上帝的应许,就好比把太阳从天空中挪走一样。但如果我们与上帝建立友谊,苦难的黑夜将变成欢乐的清晨。 我们都无法体会彼此内心的挣扎,但是上帝知道,现在就在祷告中交托给祂吧,我们终必欢呼喜乐,为上帝的仁慈和怜悯而深深地感谢祂赞美祂。 “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第5节)相信祂慈爱的应许,即便我们犯罪惹动祂的怒气,但是只要真诚地悔改认罪,祈求怜恤,祂的怒气是非常短暂的,而祂的恩典是长久的,要伴随我们终生。至终,当复活的黎明来临之时,今生的一切幽暗痛苦都不再有了。 “如经上所记:上帝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阿们!

Continue Reading幽暗孤独之时:《诗篇》第30篇有感

通入帷幔之内:《希伯来书》简介

“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19:1)的确,它们至少做到了这一点。在星光闪烁的夜晚,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怎能不为创造主的伟大和能力而惊奇? 天上有个故事要讲。 然而,就算我们使用最高倍的望远镜能看透星空,那穹苍和繁星能讲述的故事也极为有限。故事的其余部分——救赎的故事、永恒生命的故事,上帝通过圣经来告诉我们。 《希伯来书》特别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看见天上的情景。没有一本书能把我们如此深入地、紧密地带进天上的圣所——上帝的宝座所在,并给我们清楚地解释那里正在发生的和我们有关的事情。 虽然这卷书本身似乎有些神秘,对它的作者有些争论,但一般认为它是使徒保罗写的。在早期教会的领袖中,除了保罗,还有谁有这样深刻的见地、严密的逻辑和高深的启示,而又不为人所知呢?本书和他的其他书信风格不同,有着组织严密的论据,在新约圣经中达到文体修辞上的最高水平。 《希伯来书》是关于耶稣基督的完整和清晰的启示。祂曾经为我们做成的,祂现在为我们正在做的,以及祂将来要为我们做的事。 《希伯来书》对我们有着特别的意义。有关圣所的亮光,基督在天上至圣所里的工作,这工作对祂地上儿女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我们要向这个世界宣告的。 花点时间,通读一遍整卷书。它对背信弃义的警告,对忠信和顺从的勉励,更重要的是,从它每一页散发出来的希望、应许和保证中,我们倍感欢欣喜乐。它大胆地宣告“基督并不是进了人手所造的圣所,乃是进了天堂,如今为我们显在上帝面前”(来9:24)。爱我们的主,曾为我们生、为我们死,现在为我们站立在父上帝的面前,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凡靠着他进到上帝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来7:25) “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来6:19)

Continue Reading通入帷幔之内:《希伯来书》简介

七雷之歌:《诗篇》第29篇有感

本篇又被称为七雷之歌”。诗人在大自然中看见创造主的大能和荣耀。 上帝的名称“耶和华”,在本诗一共出现18次。雷声就是“耶和华的声音”,出现了七次。“荣耀”一词重复了三次。我们不仅要把时间、才干、金钱,甚至我们的生命献给祂,这里呼召我们更要将荣耀归给祂,竭力追求圣洁(第2节)。 “在每一个地方,都要让你周围的人看到,你把荣耀归于上帝。我们要让自我默默无闻,让上帝显示为人类唯一的希望。”(怀释) 无论在大自然的风暴还是人生的暴风雨中,耶和华上帝“坐着为王,直到永远”,祂“必赐力量”“平安”给祂的百姓(第11节)。 “平安”这是天国降临给人生最慈悲而亲切的恩典。我们的罪疚已放在十字架的脚下,心灵的一切重担已得到赦免,这种平安是世上的一切所不能给与的。 “愿你们平安!”这是平安之王所说的。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阿们!

Continue Reading七雷之歌:《诗篇》第29篇有感

稻草书信吗?《雅各书》第5章有感

《雅各书》有着独特的众说纷纭的历史。 1519年一名天主教学者与马丁路德展开著名的莱比锡大辩论,他依据此书挑战“因信称义”,强调称义不是单因着信,还需要加上行为。马丁路德因此称这卷书为“稻草书信”,影响了后世很多人。这实在是误解了雅各。然而,马丁路德并没有否认《雅各书》在圣经正典中的地位,并且在他自己的书中引用了《雅各书》近一半的内容。 雅各作为负责任的牧者看到教会和信徒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就给予严肃的警戒和劝勉。他强调信心和行为密不可分。真正的信心必带有某些可见的凭证;也就是说,真实的信心将在一个人的生活和品格中尽显无疑。好行为不只是信心的外在标志,它也是信心的运作。当我们因信被圣灵引导时,就结出爱与顺从的果子。 “使人信服福音最强最充足的理由,就是一个爱人而值得人爱的基督徒。”“要做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感化力,必须步步下功夫,步步克己牺牲,步步要锻炼。”(健康之源》第454页) 《雅各书》中特别阐述律法、审判、晚雨圣灵、福音大收割、基督复临,这些都是我们教会所特别重视的信息,因此,此书对我们有着现时代的意义。 最后,雅各在书信的结尾处,严肃地呼吁众人起而行道,去使“失迷真道的”回转,“叫罪人从迷路上转回”——救人脱离罪恶,这完美地归纳了此信的主题,也是《新约》乃至整部《圣经》的重要主题。

Continue Reading稻草书信吗?《雅各书》第5章有感

信心胜利了:《诗篇》第28篇有感

在大卫的生活上,善恶两种势力都想制胜。日复一日,这种争夺战在他心中进行着,公义之势力的每一步骤,都受着邪恶势力撒但一方的挑衅,企图以疑惑侵蚀那从上帝而来的真光。有时,似乎仇敌占了上风。但是,最终,他靠主得胜。 第1-5节:大卫哀声祈求,呼唤拯救:“不要向我缄默!倘若你向我闭口,我就如将死的人一样。”“不要把我和恶人并作孽的一同除掉。” 第6-9节:信心胜利了,大卫因上帝拯救的大能而欢呼:“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里倚靠他就得帮助。” 大卫是世人的一个代表。大卫所经历的挣扎,每一个基督的跟随者都会感到身临其境。对于一个已悔改归主但是又常常被从前的旧习性所紧紧缠累的基督徒来说,大卫得胜的经验就是我们的经验。 “我的上帝,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是我的避难所。我的救主啊,你是救我脱离强暴的。”(撒下22:3)阿们!

Continue Reading信心胜利了:《诗篇》第28篇有感

生命的短暂无常:《雅各书》第4章有感

本章的开始,指出信徒内部的纷争。究其根本原因是对世俗享乐的渴望(1-4节)。 雅各指出的“心怀二意”(雅1:8),假冒虔诚(雅1:26),信心死亡(雅2:17,20),“属情欲”(雅3:15),“贪爱世界”(雅4:1-4),这些都是不完全献身的结果。没有毫无保留地顺从上帝的旨意,就在自己的意愿和上帝的旨意之间摇摆不定。 雅各一连发出十项要求,告诫处在这样危险中的人,要“顺服上帝”、“抵挡魔鬼”、在祷告中“亲近上帝”、洁净思想和行为、为罪痛悔、在主面前自卑、不可彼此批评等等。 雅各感慨生命的短暂无常。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触也越深。因此,要怀着信心过好每一天,相信在凡事上有上帝的引导,无论“做这事,或做那事”。 最后,雅各对什么是罪给出了更高的标准。“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第17节)将来在审判的日子,没有做害人的事不足以作为懒惰的仆人为自己辩护的借口(太25:27)。 所以,“你们要愁苦、悲哀、哭泣,将喜笑变作悲哀,欢乐变作愁闷。务要在主面前自卑……”(第9-10节),知道“我们领受上帝恩典的理由,就是我们迫切的需要。”(《历代愿望》第318页) “你们亲近上帝,上帝就必亲近你们。”(第8节)

Continue Reading生命的短暂无常:《雅各书》第4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