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坚固保障:《诗篇》第20篇有感

《诗篇》20和21篇在文体上是姐妹篇,属于战争诗篇。前者是奔赴战场前的祈祷;后者是凯旋归来的感恩与赞美。 上战场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最重要的准备是什么?“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上帝的名。”(7节)当他们全心地倚靠上帝时,上帝也必显明是他们的保障和拯救者。 直到今日,上帝依然是祂子民的力量。人都是软弱而有过失的,惟有一切能力的主乃是我们的坚固保障,“胜败……乃在乎上帝”,那些看上去似乎不可能的事只能使胜利更显伟大。 “基督的教会或基督徒个人最大的胜利,并不是那些由于才干,教育,财富或人的同情而得的胜利,乃是当他们以恳切坚定的信心握住全能者的膀臂,并在密室中谒见上帝时所得的胜利。”(《祖知》第18章) “我们要因你的救恩夸胜,要奉我们上帝的名竖立旌旗。愿耶和华成就你一切所求的!”(第7节)阿们!

Continue Reading我们的坚固保障:《诗篇》第20篇有感

救赎的宏大画卷:《诗篇》第19篇有感

本诗无论在诗词文学上还是神学思想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它不仅结构工整,辞藻优美,更把上帝的创造、律法、和救赎完美地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上帝救赎人类的宏大画卷。 “宇宙万物与圣经的启示,都彰显了上帝的爱。”(《喜乐的泉源》第一章) 1. 一般启示(自然律,1-6节):上帝创造的宇宙万物,每天都在向我们述说着创造的神奇以及造物主的伟大。 2. 特别启示(道德律,7-10节):上帝的圣言、全备的律法,时刻在向我们的心灵述说着上帝品格的荣耀与圣洁。 3. 借着这两方面的启示,诗人看到自身的渺小和污秽不洁,而愿意接受上帝白白赐下的救赎的恩典,痛悔己罪,追求圣洁(11-14节)。 “上帝用天地之间无数的恩赐,系着我们的心;又藉着万物,和人心所能明白最亲密的关系,将自己显示与我们。然而这一切,都不能充分显露上帝的慈爱。……耶稣降世与人同住,向世人显明上帝无穷的慈爱。基督是个媒介,上帝藉着他就将无穷的大爱倾在堕落的世界上。”(同上) “上帝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林后5:19)阿们!

Continue Reading救赎的宏大画卷:《诗篇》第19篇有感

神圣之爱的回应:《诗篇》第18篇有感

这是一篇宏伟的感恩颂。全诗气势恢宏,热情奔放,豪迈中带着深情。它表达了耶和华上帝必拯救信靠祂的人脱离仇敌、走向胜利的主旨。诗中许多著名的诗句深受人们喜爱,广为传诵。 “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你!”(第1节)这里的“爱”,原文是“怜悯”“怜恤”之意,常用来指上帝对人的爱。因此,大卫对上帝说“我爱你”,是对父上帝神圣之爱饱含深情的回应。 我们想起耶稣基督复活后向门徒显现,曾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约21:15-17),祂只提出这一个作门徒和服务的条件。“这是不可缺少的资格。知识、善意、口才、感恩和热心,在圣工上都有帮助;但是心中若没有耶稣的爱,则传道服务的工作必然失败。”(《历代愿望》第85章)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一2:15)阿们!

Continue Reading神圣之爱的回应:《诗篇》第18篇有感

无辜的祈祷者:《诗篇》第17篇有感

本篇是大卫的祈祷。作为无辜的受害者,大卫也像约伯一样为自己申辩。 第一轮申辩(1-5节),表明自己的公义和清白,恳请上帝鉴察他的行为。 第二轮申辩(6-12节),控诉恶人的行径,祈求上帝施与拯救。 第三轮终极申辩(13-15节),求主施行审判;但更渴望每天能在义中见到主的面,使他心满意足。 诗人把目光从自己的无辜,转移到仇敌的邪恶,最终定睛在上帝的形象上。对每一个身陷困境的人,在每一次人力无法解决的危机中,这都是宝贵的经验。人靠自己往往不能解决问题;控诉仇敌的行径也不能使我们释怀;唯独每日得着上帝的义,才能让我们心满意足;并且,在将来复活的黎明醒来时,我们终必亲眼见到主,与祂面对面!这是诗人得到的终极答案。 这与约伯的经验是一致的:“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上帝。”(伯19:25,26)阿们!

Continue Reading无辜的祈祷者:《诗篇》第17篇有感

一段深情的信仰告白:《诗篇》第16篇有感

本诗表达了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对上帝的信靠,是一段深情的信仰告白。 诗人大卫热情洋溢,言辞华丽,对上帝的信靠给自己每天带来了无比的幸福,使他内心充满抑制不住的喜悦。这种对上帝的无限情感超越了有限的人类语言。 全诗可分为五部分: 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深情地对上帝说:“你是我的主!”(1-2节)世界虽大,非我所属;我的好处,全然在主! 在各种偶像充斥的世界中,忠诚地对主说:“你是我的唯一!”(3-4节)“除你以外,再无别神。” 这个世界充满着各样的诱惑,然而,“你是我的产业!”(5-6节)“在地上,除你以外,我别无所有”。 每天上帝实实在在地就在我们的身边,引导“指教”我们当行的道。这使心情愉快,生活轻松,工作有意义。(7-8节) 我们信靠上帝,不仅今生得福,更有永生的盼望。第10节预言到基督的复活,信祂之人,也必像祂一样。因此,面对今世短暂的生命,我们胜利地欢呼:“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9-11节) 愿这样的信仰表白也成为我们每天生活的主旋律。 “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诗34:8)阿们!

Continue Reading一段深情的信仰告白:《诗篇》第16篇有感

立志行事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诗篇》第15篇有感

本诗开篇指出上帝是主人,祂的住所欢迎什么样的客人呢?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上帝住处的永久居民呢?(第1节)这也应成为我们每日的自省和鞭策。 诗人的回答是具有高尚品格的人,而这种品格就反映在我们和他人的关系上(第2-5节上)。慷慨、诚实、仁慈地对待别人,就是活出了上帝国度子民那超凡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人或许会遭遇患难,却永不动摇(第5节下)。 人得救本乎上帝的恩典,也因着信(弗2:8)。但真正有信心的人,必然会有好的行为,与蒙召的恩相称(弗4:1)。当天父上帝的爱充盈了我们的心灵,那原来又冷又硬的心肠就生发感谢之念;基督为我们被钉死的牺牲之爱,使我们深深悔改,就“立志行事,……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3)。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22:37-39)阿们!

Continue Reading立志行事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诗篇》第15篇有感

因信得生:《诗篇》第14篇有感

“没有一个人行善”;“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事”;“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1,3节)。 这就是世人悲惨的状况。我们已陷入罪的深坑中,靠着自己不能脱离出来;我们的心是邪恶的,自己不能更换。因此没有人能靠自己的行为而得到赦免,我们都需要耶稣基督的救赎。“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 “教育、文化、自制━━人的种种努力━━各有其相当的地位,但对救人脱出罪海,改变恶心,则无能力。这一切或可造成正直的外貌,但决不能改变内心,不能清洁生命的源头。人要离罪成圣,须在心内有一种势力发动,一种从上面来的新生命。这种势力就是基督。惟有他的恩赐,才能使人心灵上毫无生气的机能苏醒,使之归向上帝,趋于圣洁。”(《喜乐的泉源》第2章) 本诗以“没有上帝”开篇。在不信的世界中,道德普遍败落。但诗人确信上帝必与“因信得生”的义人同在,上帝的子民最终将得到拯救。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阿们!

Continue Reading因信得生:《诗篇》第14篇有感

战胜灰心沮丧:《诗篇》第13篇有感

这是一首患难中的祈祷诗。 大卫曾觉得自己的苦难似乎没有尽头。他毫不掩饰那时内心的彷徨与无助,痛苦地四次呼喊:“要到几时呢?”(1-2节),这一切到什么时候才结束呢?显明了他痛苦的三个层面:1. 感到上帝离弃了他;2.终日思虑愁苦;3.活在仇敌设下的阴影里,精神上没有自由。 《天路历程》的作者班扬曾说:“我看出魔鬼的一个老诡计就是让人过多考虑自己的罪孽。” 在痛苦中,大卫恳切地祈求上帝来帮助他:“耶和华我的上帝啊,求你看顾我,应允我!”(第3节)。忠实的祈祷战胜了灰心沮丧,“我倚靠你的慈爱;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乐”(第5节),靠赖上帝的恩典,他的心灵得到了释放,软弱变为刚强,绝望的呼喊变成赞美的歌声。 天父上帝不喜悦衪的子民“像一支送葬者的乐队”,衪乃要他们悔改而得享祂儿子的自由,主必“赐华冠与锡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尘。喜乐油,代替悲哀,赞美衣,代替忧伤之灵,使他们称为公义树,是耶和华所栽的,叫衪得荣耀。”(赛61:3) “耶和华你的上帝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间必因你欢欣喜乐,默然爱你,且因你喜乐而欢呼。”(番3:17) 阿们!

Continue Reading战胜灰心沮丧:《诗篇》第13篇有感

黑暗中蒙拯救:《诗篇》第12篇有感

这首诗似乎令人沮丧:开头是“虔诚人断绝”的忠信危机(第1节);结尾是“下流人升高”“恶人到处游行”(第8节)的不利局面。 然而,面对诗人的呼求“耶和华啊,求你帮助”,上帝立即给以了回应,祂已经听见“困苦人的冤屈和贫穷人的叹息”,祂必保护信靠祂的人(5-7节)。 这是一首黑暗中得蒙拯救的诗歌。 本篇,诗人指出了言语的重要性。“在我们从上帝那里所得到的一切恩赐中,没有什么比口才更大的了”(《天路》第335页)。但是,恶人却把上帝赐下的才能用在卑鄙的用途上,他们用谎言和欺骗来实现自己邪恶的目的,“他们说话,是嘴唇油滑,心口不一”(第2节)。 与恶人虚假狂妄的话语不同,上帝的言语如同银子在炉中炼过七次(6节),是那样完全、真实、纯洁、美善,又充满了安慰和希望,祂的每一句话都值得信赖。 “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雅3:2)愿主帮助我们!阿们!

Continue Reading黑暗中蒙拯救:《诗篇》第12篇有感

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去?《诗篇》第11篇有感

大卫在旷野四处流亡,躲避扫罗王的追杀。一生的挚友约拿单竟意外地来访,这使他深受鼓舞。在约拿单离去后,大卫吟唱了本诗。 在这首短诗中,他首先列举了有人对他的“劝告”,意思就是当领袖和他的顾问们藐视了他们本该维护的公义原则时,政权的“根基”已经毁坏,保护义人的机制荡然无存,此时,信靠耶和华的“义人还能做什么呢?”(第2-3节),恐怕只能无可奈何地去逃生,所以他们劝大卫:“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去”(第1节)。 大卫斩钉截铁地回应劝他的人说:“耶和华在祂的圣殿里,耶和华的宝座在天上,祂的慧眼察看世人”(4节)。有上帝在天上,祂掌管着一切,所以义人无所畏惧。受迫害的人有一位可以求告的保护者。 当社会的根基和外界的环境对信靠上帝的人不利时,他们还能做什么?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诗篇11篇为我们提供了信心的答案。他不能像鸟飞往深山,为逃避患难而苟且偷生;更不能和恶人一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此时的他,只有一件事可做,就是来到慈悲眷顾的天父上帝面前,祈求祂的帮助与引领,因为祂是我们永久的避难所。最终我们还要亲眼见祂的面(第7节),多么宝贵的应许! “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人;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王子。”(诗118:8-9)阿们!

Continue Reading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去?《诗篇》第11篇有感